《动物遗传与育种》实验教学大纲
1.实验课程号:
2.课程属性:必修
3.实验属性:非独立设课
4.学时学分:20学时
5.实验应开学期:秋季
6.先修课程:动物遗传与育种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动物遗传与育种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畜牧兽医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实验是动物遗传育种学重要教学环节之一,通过实验,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动物遗传育种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动物遗传育种的一些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好相关课程发挥重要作用,为将来从事畜牧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验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动物遗传与育种实验综合性强,面很广,操作全面,与理论联系十分紧密。教学中应达到以下基本目的和要求:
1.对实验课必须严格要求,通过实验课使学生掌握家畜育种学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增强动手能力,进一步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观察、思考能力,能正确的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
三、实验考核方式及办法
(一)总则:实验课考核成绩占该门课程的30%,若实验课考核成绩达不到60分,则不能参加该门课程的期终考试。
(二)考核内容及成绩计分方法
1.平时作业测试、课堂表现(40)
①平时作业:实验报告应独立,按照完成,缺交一次扣10分,抄袭他人作业及被抄袭者一律记0分。
②平时测验:实验操作或回答提问抽查时不符要求,每次扣10分。
③考勤:迟到或早退每次扣5分,旷课一次扣l0分并交学工组老师处理。
④课堂纪律:参照实验守则,违反纪律每次扣10分并交学工组老师处理。
⑤卫生:课堂乱涂画者,每次扣10分,并清除之,课后卫生不符要求擅自离去者,每人每次扣5分。
2.期终考核(60分):采取抽签、口试形成。考核内容包括:
①实验内容有关问题:
②实验操作。
四、实验项目一览表
动物遗传与育种实验项目一览表
序号 | 实验名称 | 实验类型 | 实验要求 | 适用 专业 | 学时 |
1 | 小白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涂片法 | 综合 | 必修 | 畜牧兽医 | 4 |
2 | 人群中P.T.C味盲基因频率分析 | 验证 | 必修 | 畜牧兽医 | 2 |
3 | 育种现场实习(综合实验) ①家畜主要部位识别; ②家畜体质外形的鉴定; ③家畜体尺测量和体重估测; ④品种认识 | 综合 | 必修 | 畜牧兽医 | 4 |
4 | 系谱的编制 | 综合 | 必修 | 畜牧兽医 | 2 |
5 | 后裔测定 | 综合 | 必修 | 畜牧兽医 | 2 |
6 | 个体育种值的估计 | 综合 | 必修 | 畜牧兽医 | 2 |
7 | 综合选种指数的制订 | 综合 | 必修 | 畜牧兽医 | 2 |
8 | 近交系数和亲缘系数的估算 | 综合 | 必修 | 畜牧兽医 | 2 |
五、实验项目的内容
实验一 小白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涂片法
1.本次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小白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作过程和方法。
(2)观察小白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
2.实验内容
(1)染色体标本的制作过程:注射秋水仙素、取骨髓、低渗、固定、滴定、染色;
(2)观察制备的染色体标本:数目、动态。
3.需要的仪器及药品
(1)仪器:干燥箱、冰箱、显微镜、离心机、酸度计、水溶锅、电吹风、超净操作台、移液器。
(2)药品;乙醇、甲醇、冰醋酸、秋水仙素、蒸馏水、Kcl、Nacl、柠檬酸、磷酸缓冲液等。
4.实验步骤
(1)注射秋水仙素。
(2)取骨髓。
(3)低渗处理。
(4)固定作用。
(5)滴片。
(6)染色。
(7)镜检。
5.教学方式
教师讲解,学生独立操作制片、观察、作图,写出实验报告。
6.考核要求
(1)能掌握染色体制备的主要技术和最基本的操作方法。
(2)能绘制1-2个图像清晰、数目准确、形态良好的细胞图。
7.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
(3)主要实验步骤。
(4)主要实验技术及注意事项。
(5)作图正确。
实验二 人群中P.T.C味盲基因频率的分析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1)练习计算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2)加深对基因平衡定律的理解。
2.实验内容
(1)P.T.C溶液的配制:原液。
(2)稀释:将原液按倍数稀释成14种溶液。
(3)尝味试验:记录并统计TT.Tt.tt型人数。
(4)计算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
3.需要的仪器及药品
(1)酸度计、移液器、压力灭菌器
(2)药品:P.T.C 蒸馏水
4.实验步骤
(1)器具消毒。
(2)原液配制。
(3)原液按倍数稀释。
(4)记录尝味试验结果。
(5)统计分析、计算。
5.教学方式
教师讲解,学生以班为单位,分为3个课小组,每组测定100人以上,记录汇总,学生独立计算,写出实验报告。
6.考核要求
(1)能熟练计算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2)测出味盲者时,能知道下一代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如何变化。
7.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目的。
(2)实原理。
(3)主要实验内容。
(4)主要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5)正确计算实验结果。
实验三 育种现场实习(综合实验)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1)初步了解我国现有的部分优良畜禽品种。
(2)通过部位识别,要求掌握家畜体表各部位的名称、起止范围、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
(3)通过体尺测量,要求准确掌握各体尺的起止点和测量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4)掌握不同用途家畜的外形特点,观察不同体质类型家畜的外部表现,识别不同发育受阻类型家畜的特点。
2.实验内容
(1)国内外品种简介。
(2)部位识别和体尺测量。
(3)不同用途家畜外形的观察,不同体系类型家畜的识别以及不同发育受阻类型的判断。
3.需用的仪器
测杖,卷尺,幻灯机,计算机,投影机,测膘仪等。
4.实验步骤
(1)部位识别
(2)外形鉴定
(3)体尺测量
(4)品种认识
5.教学方式
观察、现场测定、幻灯片与上网查询相结合。
6.考核要求
(1)能正确识别畜禽的各个部位。
(2)能鉴别家畜不同体质类型。
(3)能准确测定家畜各主要体尺部位。
(4)能了解主要品种外形特点。
7.实验报告要求
各部位体尺的起止点及其正确的测量方法,记录体尺测量的结果并分析。
实验四 系谱的编制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掌握几种系谱的编制方法。
2.实验内容
(1)个体系谱的编制,包括竖式、横式、结构式、箭头式等系谱的编制。
(2)畜群系谱的编制。
3.需用的仪器
直尺、座标纸、计算器,计算机,投影机。
4.实验步骤
(1)收集并分析资料。
(2)绘制系谱图。
5.教学方式
教师讲解,学生自行设制出各种系谱图以及做练习题。
6.考核要求
(1)根据提供的畜禽资料,正确绘制各系谱图。
(2)根据系谱材料,能进行审查分析,评定其种用价值的高低。
7.实验报告要求
绘制各种系谱图,评定公牛的遗传品质及种用价值。
实验五 系谱审查与后裔测验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1)熟悉并掌握系谱审查的方法。
(2)熟悉并掌握后裔测定的方法。
2.实验内容
(1)系谱审查及注意事项。
(2)后裔测验,包括母女对比法和公牛指数法。
3.需用的仪器
直尺、座标纸、计算器,计算机,投影机。
4.实验步骤
(1)收集并分析资料。
(2)绘制垂直线图。
(3)计算公牛指数。
5.教学方式
老师讲解后学生再做练习题,并分析、评定畜禽的种用价值。
6.考核要求
1.根据系谱材料,能进行审查分析,评定其种用价值的高低。
2.正确掌握垂直线图解法和公牛指数法来评判公牛的遗传品质及种用价值。
7.实验报告要求
正确绘制垂直线图和计算公牛指数,评定公牛的遗传品质及种用价值。
实验六 个体育种值的估计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进一步掌握估计育种值的原理和方法。
2.实验内容
(1)根据亲代、本身、同胞、后裔的四种记录资料,分别计算各单项资料育种值。
(2)根据不同来源资料计算复合育种值及相对育种值。
3.需用的仪器
计算器,计算机,投影机。
4.实验步骤
(1)收集和分析资料。
(2)用计算器计算个体的育种值。
5.教学方式
教师先讲解估计育种值的原理及具体计算方法,学生再做练习题加以巩固。
6.考核要求
(1)了解估计育种值的原理。
(2)掌握估计育种值的方法,并能根据育种值计算结果进行选种工作。
7.实验报告要求
(1)掌握实验目的和原理。
(2)根据不同记录资料计算各单项资料的育种值。
(3)根据估计育种值选种。
实验七 综合选种指数的制订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1)了解指数选择法的基本原理。
(2)掌握选择指数的制订与注意事项。
2.实验内容
(1)计算必要的数据。
(2)计算a值。
(3)计算选择指数。
3.需用的仪器
计算器,计算机,投影机。
4.实验步骤
(1)收集并分析资料。
(2)确定a值。
(3)根据选择指数公式计算综合指数。
5.教学方式
教师先讲解选择指数制订的原理和方法,学生再根据所提供的畜禽资料做练习,分析结果,作出种用价值的评定。
6.考核要求
(1)掌握选择指数制订的方法。
(2)根据选择指数能正确进行选种工作。
7.实验报告与要求
(1)掌握实验的目的和原理。
(2)根据资料能制订选择指数的通用公式,计算各个值的综合选择指数值并进行选种。
实验八 近交系数和亲缘系数的估算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1)掌握近交系数和亲缘系数的计算方法。
(2)掌握畜群近交程度的估算方法。
2.实验内容
(1)近交系数和亲缘系数的计算。
(2)畜群近交程度的估算。
3.需用的仪器
计算器,计算机,投影机。
4.实验步骤
(1)收集和分析资料。
(2)按公式计算近交系数和亲缘系数。
5.教学方式
教师讲解,学生做练习题。
6.考核要求
掌握近交、亲缘系数以及畜群近交程度的估算。
7.实验报告要求
(1)掌握实验的目的和原理。
(2)根据资料计算个体的近交系数以及个体之间的亲缘系数
六、实验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教材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遗传育种教研室编,动物遗传学实验指导,2004.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遗传育种教研室编,家畜育种学实验指导,2004。
内蒙古农牧学院主编,家畜育种学实验指导,中国农业出版社,1987.
2.主要参考资料
中国农业大学主编,家畜育种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华中农业大学主编,家畜育种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内蒙古农牧学院主编,畜牧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刘祖洞,遗传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七、教改说明及其他
随着形势的变化,动物遗传与育种课程实验课也要作相应的调整和改革,以满足当前实际需要,有些实验内容,可合并为一个综合大实验,把实验部位识别与体尺测量和体质外形的观察合并,同在院猪、牛场进行,使学生对家畜外形、外貌、体质及体况有个整体的了解,应设法创造条件让学生深入大型猪场或牛场收集系谱、生产性能等数据的第一手资料,来进行系谱的编制、近交系数和亲缘系数的估算、综合选种指数、个体育种值的估计,这样学生才能形成感性的认识,有利于促进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学质量,另外,通过幻灯片或上网查询认识、了解品种,以增强学生对品种的认识,避免纸上谈兵的纯说教式的教学。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教学手段相应变化,应创造条件用多媒体教学,如品种外形鉴定、识别尤显必要。
主撰人:贺长青
审核人:陈 斌
分管教学院长:田科雄
2007年10月
点击下载文件:
【来源】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