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与饲料》实验教学大纲
1. 实验课程号:20094B1
2. 课程属性:必修
3. 实验属性:非独立设课
4. 学时学分:总学时20
5. 实验应开学期:春季
6. 先修课程:生物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生化等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动物营养与饲料是高等院校畜牧、动物医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直接服务于饲料工业与养殖业的一门实用学科。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验是饲料工业与养殖业必须具备的分析技能,因此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验是畜牧、动物医学专业重要的实践技能课。
二、实验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主要饲料常规成分分析的基本方法,加深对饲料营养成分的认识和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理解,并提高对饲料品质优劣的识别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胜任动物营养试验研究工作、饲料成分的检测工作以及能够胜任饲料分析实验室的规划与建设工作。
三、实验考试考核方式及办法
考核方式:考查
实验成绩评分办法或标准:采用百分制,根据课堂上的动手操作情况以及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综合评定,占平时总成绩的50%。
四、实验项目一览表
“动物营养与饲料”实验项目一览表
序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类型 实验要求 适用专业 学时 |
1 1 饲料样本的采集、制备与保存 演示性 演示 农科类 1 1 2 饲料中水分的测定 验证性 必做 农科类 4 3 3 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 验证性 必做 农科类 3 4 4 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测定 验证性 必做 农科类 6 5 5 饲料中总磷含量测定 验证性 必做 农科类 4 6 6 饲料样品总能值的测定 演示性 演示 农科类 2 |
五、实验项目的具体内容:
实验一 饲料样本的采集、制备与保存
1. 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要求掌握饲料分析用样本的采集、制备与保存应遵循的原则与方法。
2. 实验内容
样本的采集方法
新鲜样本和风干样本的制备
样品的保存
3. 需用的仪器或试剂等
40号网筛,铲子,广口瓶,粉碎机
4. 实验步骤
根据物料性质采样 粉碎 四分法取样装入广口瓶中保存
5. 教学方法
教师操作技能演示
6. 考核要求
能根据物料的特性采用适当的方法采集分析样本、制备并贮存样本
7. 实验报告要求
无具体要求
实验二 饲料中水分(干物质)含量测定
1. 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要求掌握饲料中初水分和吸附水的概念与测定方法
掌握饲料中总水分和干物质含量的计算方法,并了解饲料中水分含量情况
2. 实验原理
鲜样样本在65~70 ℃温度下烘至重量不变时减少的重量即为样本中初水分含量;风干样本在100~105 ℃温度下烘至重量不变时减少的重量即为吸咐水含量;以饲料总量为100 %,减去总水分含量,即为饲料中干物质量。
3. 需用的仪器或试剂等
电热式恒温烘箱、分析天平、铝盒、干燥器
4. 实验步骤
将洁净铝盒在105 ℃烘箱中烘1 h取出在干燥器中冷却30 min称重再烘30 min 冷却,称重至前后两次质量之差小于0.0005 g为恒重;用已恒重的铝盒称两份平行样,每份约2 g,精确至0.0002 g置于105 ℃条件下烘3-4 h(盖半合)取出冷却30 min,称重同样烘1 h,冷却称重重复上述步骤至前后两次质量之差小于0.002 g为恒重。
5. 教学方法
教师示教后,学生独立实习操作。
6. 考核要求
现场考核实验操作的掌握情况;从实验报告了解操作与结果。
7. 实验报告要求
按实验报告格式书写报告,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并找出原因。
实验三 饲料中粗灰分含量测定
1. 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加深对粗灰分概念的理解;掌握粗灰分的测定方法。
2. 实验原理
饲料中有机物的主要元素如氮、氢、氧、碳等在550 ℃燃烧后被氧化而逸失,所剩残渣除含各种矿物质元素的氧化物外,还含有少量杂质,故称粗灰分。
3. 需用的仪器或试剂等
分析天平、高温炉、坩埚、坩埚钳、干燥器
4. 实验步骤
将干净坩埚放入高温炉,在550±20 ℃下灼烧30 min。取出,在空气中冷却约1 min,放入干燥器冷却30 min,称其重量。再重复灼烧,冷却、称重,直至两次重量之差小于0.0005 g为恒重;在已知重量的坩埚中准确称取2 g试样,在电炉上小心炭化至无烟,尔后放入550±20 ℃高温炉中灼烧3 h。取出,在空气中冷却约1 min,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0 min,称其重量。再同样灼烧1 h,冷却、称重,直至两次重量之差小于0.001 g为恒重。
5. 教学方法
教师示教后,学生独立实习操作。
6. 考核要求
现场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情况;实验报告的考查。
7. 实验报告要求
按实验报告格式书写报告,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并找出原因。
实验四 粗蛋白质含量测定
1. 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巩固与加深粗蛋白质与真蛋白质概念的理解;掌握凯氏定氮法测定饲料CP含量的原理、方法及有关计算。
2. 实验原理
样品中有机物在混合催化剂的作用下,用浓硫酸进行消化,使含氮物质转化成硫酸氨,而非含氮物质则以二氧化碳、水、二氧化硫的气态逸出。在硫酸氨溶液中加入强碱进行蒸馏使氨逸出,用硼酸液吸收使其结合为硼酸氨,然后用标准盐酸液滴定,根据消耗标准盐酸的量计算出样本的氮量,将结果乘以蛋白质换算系数(一般用6.25),就得到粗蛋白(蛋白质、硝酸氨、氨盐、酰氨)含量。
3. 需用的仪器或试剂等
浓硫酸、混合催化剂(五水硫酸铜/硫酸钠 = 1/14)、40 % 的NaOH、硼酸、甲基红-溴甲酚绿指示剂、盐酸标准液;分析天平、消煮炉、改良式半微量定氮仪、消煮管、移液管、洗瓶、洗耳球、量筒。
4. 实验步骤
样品消化:称取样品0.5 g左右放入消煮管,加3 g混合催化剂,混合均匀加15 ml 浓H2SO4及两粒玻璃珠消煮炉上加热,先250 ℃使其炭化,然后再用360-410 ℃(390℃)消煮至溶液呈透明蓝绿色,然后继续加热1 h,完毕;定容:消煮管冷却后加入20 ml蒸馏水转入100 ml容量瓶,用蒸馏水冲洗消煮管,冲洗液一并转入容量瓶冷却,摇匀,定容即为试样分解液;蒸馏:将改良式半微量定氮仪装妥当。样品测定前用蒸馏水洗净反应室。取2 % 硼酸溶液10 ml于150 ml锥形瓶中加指示剂2滴,置于冷凝管下,使管口浸入液面蒸发室注入一定量的水,点燃酒精灯,置蒸馏装置下,通冷凝水准确量取5 ml试样分解液注入反应室,加10 ml 40 % NaOH用少量蒸馏水冲洗入口漏斗,然后夹紧用水封漏斗,以防漏气待反应室内溶液煮沸约5 min后,使冷凝管末端离开液面,继续蒸馏1 min 用蒸馏水冲洗冷凝管末端,用红色石蕊试纸检测至不变色为止。滴定:用0.01 mol/L盐酸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吸收液由蓝绿色变为灰白色即为终点,准确记录标准盐酸消耗的体积。
5. 教学方法
教师示教后,学生独立实习操作。
6. 考核要求
现场考核实验操作的掌握情况;从实验报告了解操作与结果。
7. 实验报告要求
按实验报告格式书写报告,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并找出原因。
实验五 饲料总磷含量测定
1. 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掌握饲料总磷含量的测定方法;了解常用饲料总磷含量。
2. 实验原理
样本经处理后,含有的磷已成为各种金属的磷酸盐,并使磷酸根离子与钼酸铵结合为钼酸磷铵,钼酸磷铵遇还原剂对氢醌即变成“钼蓝”的蓝色物质,其蓝色的深浅在一定范围内与溶液中的磷的多少呈成正比例,于是根据所产生“钼蓝”蓝色的深浅,在波长650nm下进行比色测定,即可计算出样本的含磷量。
3. 需用的仪器或试剂等
钼酸铵、对氢醌、亚硫酸钠、标准磷溶液;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比色管、移液管、洗瓶。
4. 实验步骤
标准曲线的制作:取25 ml比色管13个,分别编上号码0、1、2……12。在0号管中放入蒸馏水少许,在1、2……12各管中分别加入0.5、1、2……11 ml的标准磷溶液;在每个比色管中依次加入钼酸铵2 ml、亚硫酸钠1ml和对氢醌1 ml。每个比色管内加蒸馏水稀释至25 ml,摇匀,静止半小时;以0号管溶液为空白,在比色计上(波长为650 nm)测定每个比色管内溶液的光密度,在坐标纸上,以光密度为横轴,以浓度为纵轴(每个比色管中含磷量ug),绘出其标准曲线。
样本中磷的测定:吸取样本分解液1 ml于25 ml比色管中,依次加入钼酸铵2 ml、亚硫酸钠1 ml和对氢醌1 ml,再加入蒸馏水稀释至25 ml刻度,摇匀,静止半小时后比色;以空白溶液作空白,在比色计上(波长为nm)测出光密度。根据样本液的光密度,在标准曲线上查出其磷的量。
5. 教学方法
教师示教后,学生独立实习操作。
6. 考核要求
现场考核实验操作的掌握情况;从实验报告了解操作与结果。
7. 实验报告要求
按实验报告格式书写报告,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并找出原因。
实验六 饲料总能值的测定
1. 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掌握饲料中总能值的测定方法;了解常用饲料总能值。
2. 实验原理
3. 需用的仪器或试剂等
氧弹式热量计、氧气钢瓶(附氧气表)及支架、分析天平、精密天平、引火丝,直径0.1mm左右的铝、铁、铜、镍铬丝或其他已知热值的金属丝若干、碱式滴定管、量筒
4. 实验步骤
制样,。
5. 教学方法
教师操作技能演示。
6. 考核要求
熟悉样品总能值测定的步骤及其仪器设备。
7. 实验报告要求
无具体要求。
六、实验教材
《饲料分析与检测》,贺建华主编,湖南农业大学,2004
七、教改说明及其他
主撰人:赵玉蓉
审核人:
分管教学院长:
2008-2-16
点击下载文件:
【来源】
【作者】